宜都融媒訊(通訊員 林海婷)7月24日,正值酷暑時節,武漢大學赴湖北省多地農家書屋暨數字鄉村文化建設調研實踐隊前往潘家灣土家族鄉進行農家書屋調研,在將軍山村,我們意外走訪了將自家房間開放、畢生藏書免費面向公眾的葉定超爺爺的農家書屋。
一下車,映入眼簾的是白墻上的一塊石匾,刻著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南陽世家”。踏入已經有些斑駁的朱紅門檻,一進門,迎面而來是“四世同堂”四個大字。環顧四周,寬敞的客廳四面墻上,粘貼了不少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標語,走進爺爺的書房,映入眼簾的是密密麻麻的三面書墻。一張書桌,一扇小窗,一張小床,三面書墻,一沓堆疊起來的紅色獎狀堆疊在書架的一角,書桌上還擺著碼得整整齊齊的一沓報紙和最近剛剛折起一角的新書。老爺子已經上了歲數,目光依然神采奕奕,提起書,他有說不盡的話......
“這里的每一本書都是我自己讀過的”,提起自己的書,老爺子眼里閃出了熠熠的光輝,和書打了半輩子的交道,在文化站工作了七年,書,是葉爺爺的精神食糧,是葉爺爺珍藏的寶藏與財富。密密麻麻的三面書墻,成千上萬本藏書,每一本都飽含著歲月的流轉,傾注了老爺爺的歲月與熱愛。從《陳云傳》到《三言》,從《讀者文摘》到《中華帝王將相錄》,從《普金時代》到《農技大全》,從文言經典到紅色故事,發黃的紙張,淡淡的折痕,訴說著爺爺對于書籍的熱愛?!皬奈幕蟾锩剿那暹\動,再到改革開放,這一路都是我們這一輩人經歷過的,現在翻看這段歷史的書,還是很有意思的”,爺爺指著他最近買來的歷史書,笑盈盈地告訴我們。
“爺爺的農家書屋在一段時間內是發揮著開啟民智,傳播知識的重要作用的?!睂④娚酱妩h總支書記胡曉曉指著一塊“文化中心戶”的牌子和我們這樣說道。上世紀時,將軍山村的鄉民們增收致富沒有門路,更沒有各種電子設備傳播知識和信息。在文化站里工作了七年之久的爺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知識對于整個鄉村的重要意義,他深知書籍對于貧困閉塞鄉村的重要意義。一開始村里看書的人少,爺爺就用籮筐挑起書向村民們送,向村民們宣傳科技、文化、法律、市場經濟的知識,向村民們宣傳黨的政策與方針,爺爺的書屋成為了鄉村的“文化診所”,走出了一大批科技、法律、文化的“明白人”。
“不僅如此,爺爺的農家書屋在將軍村產業結構調整中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呢?!焙鷷詴越又f。在2001年全鄉產業結構調整時,許多村民思想不通,沒能意識到產業調整對于村民增收的巨大作用,葉爺爺就在這農家書屋里給大家算好種茶與種糧食之間的對比賬,給大家推薦種茶技術書籍,打消大家種茶的顧慮與擔憂。也正是有了這間農家書屋的一份力,將軍村方能茶香四溢,農民也因增收而笑臉盈盈。
在葉爺爺的農家書屋開辦以來,越來越多的村民來到葉爺爺家中借書,和爺爺聊閱讀的愛好、國家的政策與方針。不僅如此,在爺爺的影響下,將軍村又有兩戶人家在家中建起農家書屋,整個村莊洋溢著濃濃的讀書之風,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新農村風貌。
鄉賢引鄉風,書香伴茶香。紅色沃土上,氤氳起濃濃讀書新風尚……
(責編:劉娟 審核:黃金波)
版權與免責聲明:①凡本平臺注明"宜都融媒訊"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宜都融媒所有,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②凡本平臺來源注明"XXX(非宜都融媒)"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若投稿,或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平臺聯系的,請發送至郵箱:yiduweb@126.com